返回
科技

低空经济走过元年,下一步从“怎么飞”到“怎么管”

2025-05-24 12:149

在低空经济的概念热之下,5月23日,于深圳开幕的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人流量创历史新高,来自各个国家不同肤色的从业者来到这里洽谈合作、开展业务。

从单手可拿的轻便巡逻无人机,到比成年人还大的拖载运输无人机,再到一辆车那么大的车载自动化无人机,展会上的无人机类型五花八门,消防救援、电力巡检、无人值守……800多家企业带着5000多款无人机相关设备来了,低空经济在各行各业开花结果。

作为无人机管控及低空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上海特金是第五年来参加大会。董事长姜化京的感受是,今年的展馆相比前两年热闹了很多,他预估参加人数至少是去年的1.5倍。

从官方披露的数据来看,去年的无人机大会约有全球专业观众6万人次,今年则预计将有超过10万人参加,创历史新高。本届UASE无人机展与上届相比,展览面积增加3万多平方米,参展企业增加366家,同比增长76.3%。

这种增长在姜化京的意料之中。他对记者表示,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去年5月大会举办之时,行业还在预热中,政策从中央定性到省市执行,有一个过程,包括配套的规则、标准等等。“所以今年其实是在去年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明年会比今年更好。”

来自企查查的数据显示,我国低空经济相关企业2024年新增注册1.1万家,令人瞩目的是,2025年前四个月注册量就飙升至9217家,较去年同期激增235%,目前存量已达8.65万家。

本届大会,来自国外的从业者和专家也有不少,几乎在每个展台都能看到来自海外的面孔驻足,他们有的拿着手机拍照,认真观察设备,有的则积极“建联”,用不那么标准的普通话和展商要微信、换名片。

在展台与姜化京交流的一个小时里,记者观察到,上海特金的展台至少来了四五拨海外客户,特金也专门配备了能英语对话的展台负责人介绍产品。姜化京表示,来自欧洲、中东的从业者都有不少,他认为,中国的低空经济产业势头很好,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作为行业风向标的这一盛会自然会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客户。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5059亿元,增速达33.8%。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为9702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技术突破叠加政策推动,市场处在一个爆发期,多个领域都有了较快的应用成果。但来到2025年,低空安全成为更受关注的议题。

2025年,低空经济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但表述变了,加入了“安全健康”一词。“在去年的基础上,要保证低空经济是安全健康地发展。”姜化京很高兴,这恰好是他们所擅长的部分,上海特金一直专注在低空安防市场,此前服务过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二十大、70周年国庆阅兵等大型活动。

在全体会议上,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发表演讲认为,安全是低空经济追求的底线,“守得住才能放得开”。董志毅将低空安全分为国防安全、航空器飞行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以及赛博空间安全。具体来说,要保护国家重要军事设施、战略要地免受空中打击的风险,提升飞行器能力降低飞行安全风险,以及防止无序飞行对公众场所、大型活动造成的安全隐患等等。

所谓无序飞行是行业常说的“黑飞”行为,例如2024年9月,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连续两日受到无人机侵扰,造成大规模航班延误与旅客滞留。民用无人机“黑飞”造成的扰航事件频频发生,机场就是一个需要确保飞行安全的重要场域,也是上海特金的典型客户场景之一。

无人机与地面的遥控之间会有各种通信,因此,通过无人机发射的信号,能够直接对设备进行发现、识别、定位、追踪以及处置,切断通信电路或导航信号,使无人机迫降或返航。这是无人机侦测管制的一个重要方法。

“低空经济这个市场刚兴起,大家主要关注怎么飞,现在终于来到了业态的另一端,就是‘怎么管’。” 姜化京表示,低空经济走过元年后,低空安防市场也迎来拐点。

上海特金的客户从此前政府公安扩展到了科技园区、高端酒店等,这些场景主要是防止商业机密外泄,以及防偷拍和防民众隐私侵犯等。在这一趋势下,特金的业务在2023年增长了两三倍,在2024年则是翻了个番,姜化京预计今年也会是翻番增长。

鼎晖VGC年初曾参与上海特金B+轮融资,高级合伙人郭其志判断,低空经济作为国家大力推行的新质生产力,为保障其健康发展,势必需要大力推进低空智联、安全管控等基础设施的先行,这为无人机的安全防控产业催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