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曦 通讯员焦德芳)4月30日,记者从天津大学胸科医院获悉,该院主任医师郭志刚、主任医师韩建阁团队联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教授孟令忠团队历时3年,评估了多部位组织氧监测结合血流动力学管理对择期非体外冠脉搭桥围术期管理中的实际效用,这为心血管手术围术期精准管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上。
围术期是指手术前、中、后的整个时期,其管理是心脏手术患者管理的临床难点。如何降低围术期风险,是心脏外科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围术期传统血流动力学监测主要依赖心率、血压等单一指标,难以反映组织器官灌注的真实状态。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团队整合了近红外光谱组织氧监测技术与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将多项监测数据同时获得并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依据,对1960例60岁以上非体外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展开“联合监测”和“常规监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研究发现,进行多部位组织氧监测结合血流动力学管理的患者组织氧水平更稳定,与传统血流动力学管理组相比,虽然主要结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联合监测在降低术后肺炎发生率方面展现出优势。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