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华个人资料 不把角色当喜剧演 最感兴趣的是苍生

内容摘要自嘲长着一张“怀才不遇的脸”的黄子华一定没想到,在60岁时,他突然迎来了电影上的大爆发。2022年,由黄子华主演的《饭戏攻心》(内地上映名为《还是觉得你最好》)成为当年香港华语片票房榜亚军(7200万港元),比冠军仅少600万港元。而今年

黄子华个人资料 不把角色当喜剧演 最感兴趣的是苍生 黄子华个人资料 不把角色当喜剧演 最感兴趣的是苍生 黄子华个人资料 不把角色当喜剧演 最感兴趣的是苍生 黄子华个人资料 不把角色当喜剧演 最感兴趣的是苍生 黄子华个人资料 不把角色当喜剧演 最感兴趣的是苍生 黄子华个人资料 不把角色当喜剧演 最感兴趣的是苍生 黄子华个人资料 不把角色当喜剧演 最感兴趣的是苍生 黄子华个人资料 不把角色当喜剧演 最感兴趣的是苍生 黄子华个人资料 不把角色当喜剧演 最感兴趣的是苍生 黄子华个人资料 不把角色当喜剧演 最感兴趣的是苍生 黄子华个人资料 不把角色当喜剧演 最感兴趣的是苍生 黄子华个人资料 不把角色当喜剧演 最感兴趣的是苍生 黄子华个人资料 不把角色当喜剧演 最感兴趣的是苍生 黄子华个人资料 不把角色当喜剧演 最感兴趣的是苍生

自嘲长着一张“怀才不遇的脸”的黄子华一定没想到,在60岁时,他突然迎来了电影上的大爆发。2022年,由黄子华主演的《饭戏攻心》(内地上映名为《还是觉得你最好》)成为当年香港华语片票房榜亚军(7200万港元),比冠军仅少600万港元。而今年,他主演的《毒舌大状》1月2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截至2月21日18时,总票房突破1亿港元,成为香港史上首部票房破亿港产片。2月24日,影片在中国内地上映,名为《毒舌律师》。

对于《毒舌律师》能获得如此票房佳绩,黄子华说就像捡到了一张中头奖的六合彩,而且这张彩票还不是自己买的,是从天上飘下来,落在了他手上,“又好像是我去了火星一般,还是要多谢大家赐给我这么奇妙的感觉。”

黄子华,集演员、导演、编剧、主持人、歌手于一身,是香港公认的才子,殿堂级“栋笃笑”(单口喜剧,是stand-up comedy的意译,在广东话里“栋”有直立、站着的意思)始祖,电视上也是屡创收视辉煌。2000年他和郑裕玲主演的《男亲女爱》在20多年后的现在仍为人津津乐道,可是在电影领域,黄子华一度却是著名的“票房毒药”,以至于他在去年《还是觉得你最好》票房大卖后,为观众自弹自唱了一首自创的歌曲,曲名就叫《毒药之歌》,他调侃了前些年的失败,更是非常理智地看待自己转变为“票房灵药”的现象:“绝望同希望一样都是虚妄,一朝得志没意思,打回原形很容易,刹那光辉不是永恒。”

曾被香港师奶毒舌 “黄子华不是很红”

《毒舌律师》中,黄子华扮演大律师林凉水,因为失误导致无辜的被告曾洁儿身陷冤案,身败名裂的林凉水开始醒悟并且展开赎罪之旅,面对权贵家族,林凉水选择坚守初心,发起捍卫法律尊严之战。《毒舌律师》是吴炜伦的导演首秀,编剧出身的吴炜伦曾有《证人》《激战》《寒战2》《捉妖记2》《梅艳芳》等多部口碑不俗作品。

之所以邀请黄子华出演,吴炜伦认为,饰演林凉水的演员必须符合两点,一是毒舌,二是口才好,“黄子华两样都符合,他是公认的才子,他在‘栋笃笑’的表现也‘衰格’(贱贱)的,他越‘衰格’观众越喜欢,我心中的林凉水就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这次一定要邀请子华来演。”

听导演这么形容自己,旁边的黄子华调侃说自己其实可以诠释任何角色,“不仅是衰格的,不仅是喜剧角色。”他说自己在看了几页《毒舌律师》剧本后就非常喜欢这部戏,喜欢林凉水这个角色,“以往律师给大家的刻板印象是他们非常严谨一丝不苟,而事实上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是职场中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林凉水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他自视甚高,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于是心有愤怒不快乐,表现出来就是对外人很‘毒舌’,可是他内心又是好人,心存善念,在失误酿成大错后,积极改正,非常勇敢,这个人物很真实,他身上藏了很多矛盾。”

对于“毒舌”,黄子华认为有两类,一类是《男亲女爱》中的余乐天那种,没有恶意,不伤人,毒舌是以娱乐为主;一种就是林凉水这类,他自己不快乐,所以经常会语出伤人,“这两个人是两个极端,余乐天活得没什么要求,只要开开心心就好,林凉水对自己和对别人都要求很高,所以他也最容易不开心。”

虽然频出“金句”,但黄子华自认不毒舌,他认为要当毒舌的人,第一个条件是要很聪明,因为毒舌就是不需要讲大声,却能一针见血,说一些让你‘舀心舀肺’(粤语意思是人被某些语言或行为刺激后,又或者看到某些文章句子而产生感触时,内心仿佛被硬物掏挖般的刺痛感受)的话。黄子华笑说,香港的师奶们就很毒舌,以前他就听到过几个师奶议论他说:“黄子华不是很红”,不久前还听到有师奶说:“黄子华是没有钱的,某某才有钱。”黄子华笑说:“这真是戳中我的痛点啊。”

拍摄《毒舌律师》时,除了向剧组邀请的法律顾问请教外,为了准备林凉水这个角色,黄子华还看了很多相关的图书,并去法庭现场旁听,“我没有特别参考其他法律戏,我演的时候就是不断提醒自己,你是律师的同时,也是一个人,不能因为这些法庭戏而变成一个机器人,要展现出这个人物的丰富性。”

电影中最后一场法庭辩论戏拍了三天,因为要抢自然光线,导演吴炜伦拍得紧张,黄子华则是享受其中拍得过瘾,“那段戏有林凉水大量的独白,他要结案陈词,剧情也将真相大白,所以,我拍得非常投入,始终保持在角色的情绪中,非常享受那几天的拍摄。”

拍《毒舌律师》,即便对于“栋笃笑”始祖黄子华来说,台词也有难度,尤其是结尾的大段对白、独白,“加起来快有10页对白,这里有很大的戏剧张力,演员要控制好节奏,不能只是念剧本,要说得精彩,其实很考验功夫。”

深感“城市打工族的悲歌” 自己写了段台词

电影《毒舌律师》中,林凉水开始是法官,后来觉得怀才不遇就愤而辞职去做了律师,做律师后不想再“清高”,于是试图 “融入圈子”赚钱,他开始讨好接手的官司中的有钱人,没想到却铸成大错,这成为林凉水人生的转折点,“十个人有九个带着后悔进棺材,我不想是其中一个”,由此,他开始了为无辜者鸣冤的艰难辩诉过程。

片中有一场戏是他和好友、林保怡扮演的廉政公署官员陆定恒在一个球场上聊天,林凉水向好友倾诉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开始做法官时刚正不阿、坚持正义,结果却是怀才不遇,当律师时想那就和其他人一样吧,去讨好那些权贵,结果“衰到贴地”(粤语,指倒霉到家),不但没有讨好成,反被有钱人摆了一道。

这段情节是影片中起承转合的重要一环,既讲述了林凉水的内心世界,也使得他重新找回从事法律行业的初心。吴炜伦导演透露,这段台词是黄子华自己写的,“比我原来的剧本更加精彩。”

黄子华自己也非常喜欢这场戏,他相信很多观众都会对他的这段内心剖白产生共鸣:“刚走向社会的时候,觉得自己有点才华,所以不愿意混圈子;多年之后想混圈子了,却发现自己其实没有这个能力。回头一看,林凉水连当初在哪一步走错了都不知道,突然就发现自己坐在旺角球场一无是处。这简直是城市打工族的悲歌。”

在黄子华看来,林凉水是个好人,不过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迷失自己,“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的写照,进了社会之后,慢慢地成为我们最讨厌的那种人。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会反省,只会说‘我没错’,但却一直错下去。但其实如果这个反省有一天来到,应该抓住,我为林凉水感到高兴,他抓住了。”

吴炜伦曾为很多动作片担任编剧,所以黄子华笑说他导演的电影里怎么可能没有动作戏,“而且是很激烈的动作戏,就是片中我被打那段。”吴炜伦称赞黄子华爆发力强,“拍过动作片的人都知道,被人打比打人更难演,所以,子华给到我的那种爆发力让我非常惊喜。”黄子华并不被导演的赞美所打动,他“吐槽”导演本来更狠,片中他只是头被打流血,但导演原本计划的是他的手指要被砍掉,被他否定了,“唉,还是不要了。”

《毒舌律师》大获成功,吴炜伦和黄子华都表示,这是整个团队的胜利,而不是一个人的胜利,有人问黄子华和这些年轻人合作有什么感受,他笑说他们一点也不年轻了,而且很多人都得过电影奖项,“是我的前辈,像谢君豪、王丹妮都得过奖。”他还笑说剧组里学习气氛浓厚,大家都爱问谢君豪表演的问题,他就聊八卦活跃气氛,“否则像是在学校。”

不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有才华的人太多了

虽然黄子华说自己长了一张“怀才不遇”的脸,但实际上,他从来没有这样觉得,“因为我不觉得自己很有才华,说真的,这不是谦虚话。有才华的人太多了,相比之下我算什么,也就还好吧。”

其实,黄子华被叫了二十年的“票房毒药”,曾有无数人感慨过他的“怀才不遇”。

黄子华童年时父母离异,后来出国到加拿大,大学学的是哲学专业,80年代TVB经典港剧大批出现,黄子华看了之后有了做演员的梦想。黄子华说,他对演戏是很有理想的,“我想透过不同的角色,活不同的人生”。

1984年,黄子华硕士毕业回到香港,随后报考了香港无线TVB演艺培训班,但由于此时正逢改革停办,黄子华不得已报考了当时唯一还在招生的编剧班,想从编剧开始进军娱乐圈。没想到,无线编剧训练班毕业后,黄子华先后在香港话剧团做过实习演员,当过晨间电台主持人,当过跑腿的助理编导,甚至代课老师、出入口经理、临时演员、数据搜集、电视台助导、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等等,可以说所有和娱乐圈相关的工作他都做过,但唯独没正经做过演员。

对于那段时期的落魄,黄子华的好友黄碧云曾在《一个残酷的笑话演员》中写道:“关于黄子华的记忆,时常都很残酷。也不记得怎样开始,断断续续。他老在扮罗伯特·德尼罗及周润发,穿他唯一的一件旧皮夹克,我们笑他一年四季穿‘胶褛’。他又会莫名其妙地讲尼采。后来他又要考司仪,兴高采烈地跟我们说这说那,很快让人否出局。他又去了香港话剧团(他想演哈姆雷特,但有多少演员可以演哈姆雷特,他说。)他老苦笑,三千元月薪,练习生想演哈姆雷特。他转了职到港台当助导,我们在影印机前相遇,光影一闪一闪一黑一白。他说:我的工作就是影印,忽然又有所悟,说:为了当艺术家而挨饿是不对的。我不知如何安慰,我又是很残忍的人,只道:影印吧。忽然有一次他很高兴,说:我在港台电视剧有角色了。我说:好。他又说:是一个当性无能青年的角色,我应如何演性无能呢?二人也不禁神经质的相视大笑。电视剧演成怎样,没有看过。”

黄子华就这样折腾了六年时间,却依然看不到希望,电台经理更是对他说:“你死心吧,你真的不适合做演员。你不够帅,某个角度还算得上丑!”

电台经理的这番话让黄子华决定放弃做演员了,他花费九个月拼掉了“半条命”,把自己在香港娱乐圈边缘挣扎六年的故事写成“栋笃笑”《娱乐圈血泪史》,黄子华自己掏钱在香港文化中心租了一个容纳300人的小厅,打算干完这一票就去转行卖楼。他讲述自己的六年血泪史,嘲笑自己的人生,是“茄喱啡”(跑龙套)的一生,但“茄喱啡”也有活下去的权利。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第一场演出就爆满。

从1990年,他一直将“栋笃笑”做到了2018年,不但成为了港人心中的“子华神”,更是影响了内地的脱口秀,李诞就曾说黄子华的“栋笃笑”是对自己脱口秀的启蒙。而与脱口秀大会上“5分钟”的脱口秀相比,黄子华的一场“栋笃笑”则是将近两个小时,而且要知道,他的“栋笃笑”没有团队,全部内容都是黄子华一人创作,他曾感叹说:“一年半载间独自一人创作,是很辛苦的过程。”

在“栋笃笑”中,黄子华说自己最初入行娱乐圈,是希望当一个性格演员,但因“姿色平庸,被迫做了喜剧演员”。所以他说,不要经常问自己做一件事“有什么意思”,不过可以问老板。

黄子华的“栋笃笑”嬉笑怒骂,以近乎残忍的方式戳破真相,让人大笑之余让人回味并思考。黄碧云写她看黄子华的表演“像去看斗兽——惊心动魄的残酷,难得是众人都笑得出”。

2018年,他以《金盆啷口》结束了自己的“栋笃笑”,在演出结尾,他念出了28年前自己决定做“栋笃笑”的理由,列举了13个原因,其中包括一个朋友患了肾病、时常失眠、做了一个不是喜剧的个人表演,却引来不小笑声,以及下班后不想回家,回家后不想上班……还有三条原因是迷惘,书都不想看;太寂寞了,养了只狗;快三十了。十三条原因让人悲喜交加。

而对于为什么总是在“栋笃笑”讲社会话题?黄子华说,是因为黄霑《不文集》中的一句话——“为真小人争取社会地位,不让伪君子霸占整个世界”。

熬到“船到桥头自然直” 没有一个角色是容易的

“栋笃笑”大火之后,黄子华终于可以继续做演员了。2000年,他主演的《男亲女爱》收视率创下TVB史上最高的50点,至今没人打破纪录。2013年,凭借《My盛lady》,他登上了TVB视帝宝座。

可是他2002年自编、自导(与邝文伟合导)、自演的电影《一蚊鸡保镖》上映后,票房仅有20万港元,让他得偿所愿“死在自己手上”,“票房毒药”被叫了20年,黄子华曾经说过:“我出道十年了,拍了三四十部电影,结果没有一部卖得好,每一部票房都很差……每当电影上映时,我都会跑去跟导演说:导演,不要放我的名字了,不放票房肯定高……你看,我们都是被生活压迫的人,一无所有,一脚踩到底。”不过,他也会鼓励自己和观众,熬过去“船到桥头自然直”。

2022年开始,黄子华果然“船到桥头自然直”,《还是觉得你最好》和《毒舌律师》两部高口碑高票房之作,令年过六十的黄子华突然成为“票房灵药”,以至于他笑称自己的人生到了有点得意忘形的阶段。

黄子华表示自己很幸运能接演两部好电影,遇到两个好角色,“难度都很高,但又不是一般观众会想到我会演的角色。我自问都演得还不错,所以,现在我的人生来到了一个有点得意忘形的阶段。”

黄子华珍惜自己演电影的机会,他说一直把出演的每一部电影都当成是自己的最后一部电影,“现在这种心态越来越强,所以,我会更加要求自己尽量参与一部好电影。我很喜欢陈百强的一句歌词,‘莫道你在选择人,人亦能选择你’,这是互相选择,到了一天观众不选择我了,我就会很安然地离去。”

黄子华的表演松弛,对他来说似乎都游刃有余,但黄子华坦承没有一个角色是容易的,“每个角色都好困难。因为你其实扮演一个角色就进入另一个世界,我以前的好多喜剧角色,都不是当喜剧来演的,都是真的把它当成一个正正经经的角色,只不过可能这个人物的有些性格上是会比一般人夸张一些,事实上在生活里也充满了这种人。所以,我都当他是一个真正的人去演绎。我想真正的人本身都很复杂,很难驾驭,但是都尽力去找出他的血肉,而我最感兴趣的也是苍生。”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