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培技术
(一)栽培季节和方式
早春日光温室栽培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至6月中旬收获。早春大棚栽培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5月上中旬至6月中下旬收获。春季露地栽培于3月中下旬播种,5月中旬至6月下旬收获。秋季日光温室延后栽培7月下旬播种,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收获。秋季大棚延后栽培8月上旬播种,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收获。秋季露地栽培10月中下旬播种,次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收获。
(二)整地播种
以直播为主要播种方式,可采用垄作或畦作。播种前,每亩需施用有机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随后进行耕翻整平,接着做垄或做畦。为了促进早熟并降低开花节位,播种前可先进行浸种催芽处理。具体操作为:在室温下将种子浸泡2小时,然后置于5℃-6℃的环境中处理5-7天,待芽长至5毫米时即可播种。若使用干种子播种,播种后需及时浇水。
播种时,采用条播方式,行距控制在30-40厘米,株距为8-10厘米,覆土厚度为2-3厘米。每亩矮生种的用种量为15千克,蔓生种则为12千克。
二、田间管理
(一)苗期、生长期
出苗前无需浇水,出苗后的营养生长期,主要以中耕锄草为主,适当浇水,保持土壤不干裂即可。在荷兰豆苗期,应适当控制水分,以防幼苗旺长。现蕾前可浇小水,现蕾至开花期浇头水,花期则不浇水。苗期还需进行中耕松土,并及时喷施一次0.01%天丰素,用量为3.5-7毫升天丰素兑水15公斤,均匀叶面喷施。这样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光合作用,加快植株生长速度,同时还能增强植株对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立枯病、枯萎病等病害的抗病能力。
(二)开花结荚期
荷兰豆虽有固氮能力,但多数品种生长势强,栽培密度大,一般需要追肥3次。第一次追肥在抽蔓旺长期进行,每亩施用复合肥15千克,或人粪尿400千克;结荚期则追施磷钾肥,每亩施用磷酸二铵15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5千克,增产效果明显。开花后,当豆荚长到2-3厘米时,需追肥浇水,伴随浇水每亩施用尿素15公斤或复合肥20公斤。此外,还可以采取根外追肥的方式,用3.5-7毫升天丰素加上5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15公斤,在花蕾期开始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4次。
(三)适时搭架
当植株卷须出现时,需及时插支架。可使用竹竿插单排立架,并进行人工引蔓上架或绑蔓。蔓生种在蔓长30厘米时搭架。植株长至15节时摘心,同时将下部老叶、黄叶摘除,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为防止落花落荚,可使用30毫克/升的防落素喷雾。
三、适时采收
嫩梢可随时采收。吃荚当嫩荚充分长大,但籽粒还没饱满时即可采摘。一般在开花后10天左右,嫩荚充分肥大,但籽粒没饱满,颜色鲜绿时,可从基部采收嫩荚。对于硬荚品种,通常只采收青豆料,当荚皮白绿,豆粒肥大饱满时采收。收获干豆粒时,需在开花后30-40天,荚皮变黄时进行,且收获应在清晨进行,以防荚皮爆裂。
综上,近年来,荷兰豆以其鲜甜可口、质嫩清香、营养丰富等优点,深受市场欢迎。荷兰豆是一种半耐寒蔬菜,不耐热。种子在4℃时开始缓慢发芽,而在16℃-18℃时,4-6天即可出苗。幼苗能够耐受-6℃的低温,茎蔓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5℃-20℃,开花结荚期的适温则为15℃-18℃。一旦温度超过26℃,荷兰豆的产量和品质就会显著下降。在结荚期,荷兰豆需要长日照和较低的温度,高温环境对其生长不利。
关于荷兰豆的种植方法与田间管理和技术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