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许力夫 通讯员李慧 李伟报道 一列满载着家用电器、办公用品、日用百货等货物的X8120班列近日经过阿拉山口口岸,发往俄罗斯。这标志着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中欧班列货物发送量已突破25万吨,同比增长超20%,创历史新高。
阿拉山口口岸作为西通道核心节点,贡献了超50%的增量,成为推动“湾区制造”走向亚欧市场的关键引擎。这一里程碑标志着大湾区国际物流网络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强劲动能。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大湾区中欧班列开行量连续12年攀升。2024年,大湾区外贸总额突破9万亿元,同比增长9.8%,带动中欧班列需求激增。2025年首季度,阿拉山口口岸通过优化基础设施,准轨接运能力提升15%,宽轨接运能力提高30%,单日通行班列最高达27列,推动大湾区班列发送量同比增幅超一倍。
广铁集团依托阿拉山口“数字口岸”系统与“无纸化通关”模式,实现班列在口岸停留时间压缩至4小时以内,显著缩短全程运输周期。
同时,广铁集团通过开行“图定中欧班列”实现运输效能跃升。广深铁路物流中心营销部经理胡广介绍:“此类班列采用固定车次、线路及优先发车机制,结合保税物流功能叠加,大幅降低企业国际贸易成本,吸引更多‘湾区制造’选择铁路运输。”
大湾区中欧班列的增量不仅推动“广东造”出海,也促进中亚及欧洲优质资源回流。阿拉山口口岸回程班列搭载的粮食、棉纱等货物,助力大湾区加工贸易与消费市场升级。广铁集团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2025年新增南通道线路,覆盖格鲁吉亚、土耳其等市场,进一步拓展班列“朋友圈”。